需要金幣:![]() ![]() |
資料包括:完整論文 | ![]() |
![]() |
轉換比率:金額 X 10=金幣數量, 例100元=1000金幣 | 論文字數:9844 | ![]() | |
折扣與優(yōu)惠:團購最低可5折優(yōu)惠 - 了解詳情 | 論文格式:Word格式(*.doc) | ![]() |
摘要:在文學發(fā)展史上,“多余人”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一直備受關注。別利托夫和涓生是文學史上兩個重要的文學形象,盡管身處不同時代,卻有相同的多余性。 出身上層社會的別利托夫,受到國外先進的啟蒙思想的影響,不滿于國內落后、愚昧的社會生活,卻又無力改變自己的人生,只能在絕望和彷徨中沉迷。而涓生作為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,在殘酷的生存環(huán)境下幾經打擊,最后暴露出自身的軟弱性和妥協(xié)性,由于個人力量的渺小而軟弱無力、一事無成。 別利托夫以逃避的方式玩弄人生,涓生以反抗的方式對抗人生。兩人的行為方式不同,卻造成了相同的悲劇效果。 關鍵詞:別里托夫;涓生;多余;妥協(xié)
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1 1.主導性格下的行為模式2 1.1被動退縮的別利托夫2 1.2主動勇敢的涓生3 2.對待愛情的態(tài)度3 2.1輕率多情的別利托夫4 2.2穩(wěn)重專一的涓生4 3.對待現實的態(tài)度5 3.1妥協(xié)式的逃避5 3.2反抗式的對峙6 4.造成悲劇的原因6 4.1個體的獨特視角6 4.2時代的全局性8 5.作者對筆下人物的態(tài)度9 結語10 引用文獻11 參考文獻12 致謝13 |